卧马先生 发表于 2023-6-2 21:05:27

古邓国历史解开襄阳凤凰咀新石器蛋壳黑陶杯考古之谜 图文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12-3 11:15 编辑

古邓国古邓城历史解开襄阳凤凰咀新石器蛋壳黑陶杯考古之谜 图文--发现石家河文化源于襄阳凤凰嘴邓文化考古证据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与襄阳龙王镇凤凰咀蛋壳黑陶杯对比图 设计制图 卧马先生    蛋壳陶:首次发掘是1930年,由当时中央研究院的专家学者所组成的科考队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发掘城子崖遗址时。蛋壳陶因“其形式的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之媲美”,已经发掘便惊为天人。六十年代,在山东姚官庄遗址中,考古学家门又一次发掘到蛋壳陶,蛋壳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典型龙山文化的特征性器物。龙山文化是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三千九百至四千四百年。
    2020年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遗址出土蛋壳黑陶高柄杯的消息不胫而走震惊湖北考古界,来历不俗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以来,一直困扰凤凰咀的考古专家们,不知道这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如何来到千里之外的汉江中游襄阳凤凰咀古城遗址的?
    龙山文化之源的山东章丘龙山镇与襄阳襄州龙王镇凤凰咀遗址可是千里之遥,直线距离远达1400里,相距千里的两地,有何历史文化渊源会出土同宗同源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这些造型独特的器物是否来自龙山文化之源的山东章丘需要与之相符的考古依据?让襄阳的考古专家们举棋不定,一直没有找到准确论定证明襄阳城市之根的考古证据?
    因为研究楚文化、研究邓国、鄾子国、邓城、鄾子城的历史演变,所以很关注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通过研究山东章丘龙山文化与古邓国之域的襄阳襄州龙王镇,终于找到解开襄阳凤凰咀蛋壳黑陶高柄杯历史之谜证据。
    山东章丘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与襄阳凤凰咀卫星地图 相距千里山东章丘与襄阳凤凰咀遗址,如果没有历史文化渊源,四千多年前不可能传承蛋壳黑陶杯这样技术含量极高的制陶技艺?
    研读《太平御览》卷78发现,“有妫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生炎帝”。卷79引《春秋元命苞》云:“女登生神农”,登即邓,有妫即有妫,为舜之祖。黄帝时有臣子邓伯温,当是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第一个男性酋长,曾随黄帝与蚩尤作战。邓部落遂成为黄帝的主要部落联盟成员。其居留地据《路史》载“黄帝臣邓伯温国,当在兖州府境”,即今山东兖州一带。
山东章丘龙山文化与邓伯国兖州卫星地图    发现古邓国之先祖邓伯温国居地在今山东兖州的线索,继续追查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诞生地山东章丘地望后大喜。没想到龙山文化源头的山东章丘居然与邓国先祖邓伯温国居地兖州土地相连,两地直线距离仅55公里。这一研究发现成为论证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源于山东章丘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来源的直接关联证据。
    邓国迁徙演变,夏初,邓为“仲康子国”,即夏王仲康之子的领地,为姒姓所代。今河南登封东南三十五里的郜城镇及登封为登人居地而得名,说明登人已由山东兖州西迁于此。商初,有芬氏首领登恒为商汤驾御车辆,说明这支姒姓部落的首领已沦为商的臣隶。商高宗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因氏焉”。考河北之邓的所在地,《括地志》释:“故邓城,在河阳县西三十一里”。即黄河北岸孟县西境的邓城,而轵在邓城之西今济源东境,亦即秦庄襄王取魏的邓、轵二县。大约在周灭商时,子姓之邓为土方之隗姓取代。周灭商后,大封姬、姜二姓于中原,追随周灭商的庸、徽、蜀、发、濮、彭、卢等国,则被挤往西南贫瘠山区,邓当在其中,故陕豫之交发现隗姓之邓的锏器。周初,邓国为隗姓之邓。大约周昭王以前,曼姓取代隗姓之邓。西周中叶以后,邓自从邓林迁今湖北襄阳西北二十里之邓城,西与楚、巴,南与濮相邻,成为周王朝南部领土。周代铜器中有登尊、登鼎、登伯盨、邓孟壶、邓公簋等,应是曼姓邓国贵族的铜器等基本传承有序。
    俗话说:“技不压身”,龙山文化的邓氏先祖,掌握了高超的制作蛋壳黑陶杯技术,不管其后裔迁徙到哪里,就会把技术传播和传承到哪里。综合研究认为,位于襄阳西北的凤凰咀古城,符合古邓伯由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省章丘兖州、一路迁徙到河北、河阳、登封,又从邓州的邓林迁于今湖北襄阳西北凤凰咀古城的古邓城的邓人迁徙演变路线过程。
    煤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煤山公园内,襄阳凤凰咀古城出土煤山文化特征的陶豆,符合古邓伯由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省章丘兖州、一路迁徙到河北河阳(孟县西,与汝州市煤山文化遗址相近相临)、登封,又从邓州的邓林迁于今湖北襄阳西北凤凰咀古城的古邓城的邓人迁徙演变路线过程。
    襄阳凤凰咀遗址发掘出土蛋壳黑陶杯,不仅与古邓国迁徙演变历史源流相符,且龙王镇的镇名、前王村的村名、蛋壳黑陶杯,与千里之外的龙山镇、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惊人的吻合一致,也从一个侧面恰恰印证襄阳的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遗址与龙山文化一脉相承。不然远在山东章丘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传到千里之外的襄阳凤凰咀来。
    关于凤凰咀遗址历史文化源头问题:武汉大学凤凰咀遗址考古队带队单思伟博士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根据对已出土的陶鼎、罐、陶豆、红陶杯、圈足盘、缸、鬶、瓮棺、陶羊、玉锛、玉壁等较多与石家河文化特征的小型玉器、绿松石饰件文物分析,确定该遗址距今5200年至3900年,主体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煤山文化。
    因为石家河文化中没有关于龙山文化特征的蛋壳黑陶杯,所以从龙山文化特征的蛋壳黑陶杯分析,凤凰咀遗址不仅没有源于石家河文化的可能外,还有石家河文化源于凤凰咀文化的可能?
    2016年研究中就发现石家河文化与楚武王沈鹿会盟历史有关。因为邓国是参与沈鹿会盟国之一,所以石家河考古中能够出土与邓国历史文化特征的器物。凤凰咀遗址不仅出土石家河文化特征器物,还出土制作技艺高超的蛋壳黑陶杯,及制作技术超石家河的彩色陶羊、南阳盆地的凤凰咀有独山玉石材料资源等考古证据印证石家河的部分器物来自凤凰咀的古邓国。印证石家河文化源于襄阳古邓国的凤凰咀文化。
    蛋壳黑陶高脚杯的出土,是解谜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遗址文物、文化源头的关键性文物考古证据。是佐证邓州市襄阳古邓国域内凤凰咀古城遗址之城是古邓城遗址文化源于龙山文化、源于煤山文化,佐证石家河文化源头在古为邓国凤凰咀的重要文物考古证据。
                                                      2023 6 1
襄阳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古城遗址图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0331/3f5e90807e804ffca26d4bc537ea766a.jpeg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 襄阳凤凰咀古城遗址发掘纪实 视频链接:https://tv.cctv.com/2022/03/19/VIDEI5oeJOJ1pfXjlHdUv3B1220319.shtml凤凰咀遗址出土陶鼎、罐、陶豆、红陶杯、圈足盘、缸、鬶、瓮棺、陶羊、玉锛、玉壁视频截图

卧马先生 发表于 2023-6-3 13:26:03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6-3 13:28 编辑


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嘴遗址与邓州市林扒镇陶营镇卫星地图
    关于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嘴遗址出土蛋壳黑陶杯来源,引用“西周中叶以后,邓自从邓林迁今湖北襄阳西北二十里之邓城,西与楚、巴,南与濮相邻,成为周王朝南部领土”,谈及邓国邓候由邓州“邓林”迁徙至襄阳凤凰嘴的分析问题?细想,如果最后能够被考古证实的话,还存在“蛋壳黑陶杯”是出自襄阳凤凰嘴遗址自产,还是出自邓州“邓林”先辈遗物问题?当然这个需要有像官窑类制陶的考古证据?
    查《邓县志》称:“林扒镇古称邓林镇”的记载,与《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的“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庄子·徐无鬼篇》记载:“舜有善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墟而十有万家”,与《读史方舆纪要》:“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等与邓州襄阳北之间古为邓国疆域地、“邓林”在邓州市林扒镇均吻合相符。
    测查林扒镇东的陶营镇,发现镇辖张寨社区、西张寨社区、卢岗村、上岗村、胡营村、徐楼村、王良村、朱西村、翟营村、高李村、马场村、西陈庄村、大单营村、刘庄村、戴营村、傅河村、任营村、肖坡村。没想到偌大的陶营镇居然没以查到陶姓村人?
    (请了解陶营镇的老师能介绍下,陶营镇陶姓人的分布情况)以据此了解陶营是陶姓人居住命名,还是与制陶有关得名?
    如果陶营是因制陶而得名,那陶营当是很古老的地名,有可能与凤凰嘴遗址出土蛋壳黑陶杯有一定关联?
    因为凤凰嘴出土的蛋壳黑陶杯数量不多,不像批量生产?加上凤凰嘴是古城池,是邓国都城遗址,制陶作坊不可能在城内-----??
    欢迎邓州的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



卧马先生 发表于 2023-6-3 18:13:34

沈岗墓鄾子鼎有望结束河南邓州与湖北襄阳两地邓城遗址早期地望历史归属的邓城鄾城之争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6-3 18:15 编辑


沈岗墓鄾子鼎有望结束河南邓州市与湖北襄阳两地邓城遗址早期地望历史归属的邓城鄾城之争--邓国遗址历史渊源缘何引河南邓州与湖北襄阳两地之争(别忘了鄾子国 鄾城在哪儿)《邓州论坛》链接:https://www.dzmhw.cn/thread-229756-1-1.html
2020-05-12https://www.163.com/dy/article/FCF1QLSA05474J8I.html
    邓州优团与5月7日发布《邓国(古邓州)国力鼎盛因与楚国三次大战覆灭》一文后,有平台粉丝询问湖北襄阳缘何发掘邓城遗址大肆宣传企图染指邓州全球邓姓发源地及邓国古都一事。此事原本有两点毫无争议:    1、邓州为全球邓姓发源地及邓国国都毫无争议理由:邓国自公元前1240年,商王武丁将其季父曼公封于河北,即今南阳之邓州立国,世袭侯爵共22世,至公元前678年失国,存在了562年。至此作为一个诸侯国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2、邓城遗址仅仅是灭国后王侯贵族被驱离重新安置小城 邓国虽然被灭,但毕竟楚邓是姻亲,因此,楚文王占领邓国之后,并未屠杀邓国国民,而是像消灭申国后的做法一样,逼迫邓国君主带领他的一班群臣、贵族及亲属,南迁到原邓国与楚国交界的边防城邑邓城(今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一带予以安置,作为生养之地。当然更是为了便于控制,断绝他们的复国之梦。邓国虽已不存,但邓氏尚在。这也遗留下了他们生活在那里的诸多遗迹。如:近年出土于湖北襄阳的《邓公牧簋》《邓尹侯鼎》等邓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还有出土于钟祥的《邓子盘》及武汉博物馆收藏的《邓子午鼎》等。楚国灭邓后因邓国故地土地肥沃,禾黍丰登,便将这里置城邑,取名“穰”,故邓州又称邓、穰、邓穰及穰原。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51dc4699j00qa7x3c001oc000dl00ap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被截取的“考古证明 历史上的古 邓国包围楚国”图http://imgs.dzmhw.cn/forum/202102/04/141118eiqqmbsl.jpg/7
(注:2015年卧马先生根据谷城县庙滩考古发现“邓候鼎”绘制“考古证明 历史上的古 邓国包围楚国”原图)  邓国(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春秋时,邓国为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后代有的就用国名'邓'作自己的姓氏。"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后邓况徙居南阳新野。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周朝时期,被封为子侯。成、康时代的盂爵铭有"王令盂宁邓伯"之句,记述了周王派盂慰问邓国君之事。西周中期开始,有关铭文上邓君一律称"公",反映了邓国权威的进一步提高。春秋时期,邓国依然活跃,邓与郑、楚等国保持有婚姻往来。《春秋》记载,鲁桓公七年,邓侯吾离千里迢迢到鲁国访问。鲁桓公九年邓国与楚、巴二国发生纠纷,引发楚巴联军伐邓,结果邓师大败。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经过邓国,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邓侯不听。第二年,楚文伐邓。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邓,将其灭亡。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d6d2a638j00qa7x3d000yc000go009z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 ,明确指明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童书业在《古巴国辨》,吕思勉在《先秦史》诸文献中,均准确无误的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而不是湖北的襄樊。邓州邓国春秋园的项目受到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近期就有好消息传出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该村村委书记也表示将不遗余力继续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落成,并入邓州旅游路线发展...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4ec7fb72j00qa7x3d001ac000fj008d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2019年11月7日,纪念“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十周年座谈会,在邓州市御花园酒店会议室召开。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邓州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主任科员、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乃方;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闫富传、邓香云,邓姓文化研究会理事、邓姓族人代表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办公室、邓姓文化研究会办公室等人员。陈乃方主持座谈会。殷中玲在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殷中玲说,2009年11月5—7日,邓州市委、邓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河南省侨联、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南阳市以及邓州市的“四大家”领导出席,来自海内外200 余邓氏族人代表参加。大会通过并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及建造邓氏先祖塑像的倡议,进行了深入的邓姓文化研究和广泛宗亲交流,会议成果颇丰。“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是一次规格高、品位高、规模大、内容丰富、成果显著的文化盛会,它的成功召开,开启了邓州举办世界性邓姓文化活动的新纪元,为海内外邓姓文化活动的开展,首创先例,奠定基础。通过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密切了邓州与海内外的联系,增进了邓州与海内外邓氏族人的联谊,传递历史文化,研究邓姓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推动和谐发展,提高邓州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邓州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化中心城市”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945a879ej00qa7x3c001ac000hs00aq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殷中玲指出,“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为全国各地邓姓文化研究会、邓氏宗亲联谊会的成立,为邓姓文化交流、宗亲联谊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十年来,在邓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邓姓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邓姓故里广泛联系邓氏族人和邓姓文化研究者的独特优势,在邓姓文化研究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方面迈出坚实步伐。邓姓文化工作坚持以服务海内外邓氏宗亲寻根谒祖为中心,以打造邓州文化名片为宗旨,以服务邓州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遵循加强与海内外邓氏宗亲沟通联谊的原则,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邓姓文化交流活动,在宣传弘扬邓姓文化、服务海内外邓氏宗亲回邓州探亲谒祖、积极开展邓姓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d6d2a638j00qa7x3d000yc000go009z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2009年以来完成了邓国春秋园的开工建设、三尊邓氏先祖塑像的树立、《邓姓文化》杂志的发行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参加了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各项活动,提升了邓州的知名度,扩大了邓姓文化的影响力,为打造邓州邓姓根亲文化品牌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中玲强调,今后,我们将在邓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海内外邓氏宗亲,热心邓姓文化的专家、学者和邓姓文化工作者,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继续把邓姓文化工作做好、做扎实。 加快邓国春秋园建设步伐。邓州作为邓姓故里,邓国春秋园是个桥梁,是一个平台,必须建设好,要推进建设进程。集思广益、拓宽视野,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邓姓文化交流研讨活动,不仅要热情接待回邓州探亲谒祖的宗亲,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开展邓姓文化宣传、交流,与各地宗亲举行联谊活动。开拓创新、融合共进,继续打造好《邓姓文化》杂志、“邓姓之源网”、微信公众号“邓姓之源”宣传平台。继续加强与各地邓氏宗亲之间的交流与联谊,适时组织和开展邓姓文化交流联谊活动。闫富传、邓香云分别回顾总结了十年来邓姓文化所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邓光伟、邓向航、邓向阳、邓年令、王成会、邓子峰、朱国柱、索书华等人分别发言,共同充分肯定了2009年“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以邓姓文化研究为主线,是团结的会议,胜利的会议,会议圆满成功。通过此次会议为十年来及今后邓州乃至海内外邓氏族人开展邓姓文化研究、加强邓氏宗亲联谊等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  近年来襄阳关于邓城遗址发掘及考证邓国国都在襄阳的报道内容: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4183fa24j00qa7x3c0020c000hs00hb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2009年7月14日,襄阳市考古队员为配合内环线建设进行考古时发现了两片春秋早期的卜骨。这两片卜骨出土在邓城遗址以南约600米处的王家巷遗址。据介绍,这是在邓城遗址附近首次发现卜骨,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d93aa033j00qa7x3c000bc000640095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襄阳邓城发掘卜骨  据襄阳内环线工程考古项目执行负责人王先福介绍,在王家巷遗址出土的卜骨是用牛的肩胛骨制成,该卜骨上的孔上下左右排列整齐。商周时期,人们在决定某件较为重大的事情时,将制好的卜骨放在火上灼烧,根据灼烧后孔产生的裂纹走向判断吉凶,然后将整个占卜过程及其结果刻在卜骨上。此次出土的卜骨上没有文字并且没有灼烧过的痕迹,证明这两块卜骨没有被当时的人使用过。"发现卜骨的遗址在邓城城址以南约600米处,这里很可能为古邓城的作坊区。"王先福介绍,卜骨一般出土于较为重要的遗址,如都城殷墟、燕下都等地。该卜骨的发现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4a984fd2j00qa7x3c000xc000hs00cb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ce540cd6j00qa7x3c000bc000640040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邓国故址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墙厚10至15米。墙残高3米左右,四角稍高,最高处6.3米。四面均有城门。护城河宽40米左右,现为水田。城东南角外有高约8米土台,俗称烽火台,也称阅兵台。城内有十字街道,西北角有明代建的宁国寺。邓城内外地下历史遗存十分丰富。相传城内偶有铜镞、金粒可拾,城内有时杀鸡还可取出金粒,故有"邓城不卖活鸡"之说。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秦汉及以后朝代都有,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离邓城北约3公里的丘陵地带,有两周时期墓葬群,"邓公乘鼎"和"吴王夫差"剑分别出于山湾和蔡坡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据考证,这些墓地与邓城密切相关,其中铸铭文的,就有邓、楚、吴、上鄀、蔡、曾等国器物,是研究楚文化及邓、楚和有关国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邓城城址外围有西周至春秋早期(与邓国同一时期)较大规模的村落、作坊遗址,又有高级贵族、平民墓地,它们组成了完整的都市中心聚落群。1981年,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dc9c6ca7j00qa7x3d0006c000640085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邓城附近出土邓国玉人通过发掘,发现了一些特殊遗存,出土了一批较重要的文物,为解决一些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特殊遗存有卞营遗址集中分布的水井群、周家岗遗址春秋早期大壕沟及宋代火葬墓、王家巷遗址制陶作坊区的灰坑及窑址群、贾巷墓地一主一侧室加祭台的墓葬等。这在本区域属首次发现,填补了此类遗存的空白。较为重要的文物有周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完整花瓣圈足陶碗、黑或红彩红陶杯,西周中期前段或西周早期后段陶鬲,宋代红绿彩花卉纹瓷枕、影青釉小鼎式瓷香炉;王家巷遗址春秋早期卜骨;卞营遗址春秋晚期陶鸟形双耳平底壶;贾巷墓地青铜小羽人等。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512%2Ff83c5b4cj00qa7x3d001lc000hs00ar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发掘成果进一步证实了襄阳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一是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存,佐证了邓城至迟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古邓国都城、春秋中期至汉代为邓县县治的史实,继而将襄阳早期城市的中心圈定在了邓城区域;二是周代文化内涵的复杂性和融合性为寻找早期楚文化的来源积累了资料;三是较多大中型墓葬在贾巷、卞营墓地的发掘反映了邓城区域在东汉末年至西晋时期的繁荣程度,间接说明了襄阳当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四是宋代火葬墓及具有北方窑系瓷器的发现,说明了宋代北方地区民众可能大量南迁并定居襄阳,为本区域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本次发掘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多位学者直接到发掘现场观摩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襄阳历史文化的知名度。邓州应加快建设推进 邓国春秋园工程,成为我市重要地标景观工程和一张浓缩的邓州文化名片,对于我市彰显根亲文化优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并入旅游城市发展路线有重要意义。对于邓国国都及邓城遗址两地应该共同合作开发共赢,避免再出现像诸葛孔明躬耕地之争一样。
      襄阳市邓城遗址东两公里沈岗墓M1022号墓出土带鄾子、鄾字的“鄾子鼎”,为论定襄阳邓城遗址为鄾子国鄾子城,提供了确凿的出土文物文字确证,有望结束河南邓州与湖北襄阳两地关于邓城遗址早期历史归属地望的邓城鄾城之争。    参看:2015 考古证明“邓国”包围早期的“楚国” 图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792636-1-1.html

卧马先生 发表于 2023-6-3 18:21:25

先有邓城,后有襄阳!“古邓国遗址文化研讨会”在襄阳举行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6-3 18:29 编辑



先有邓城,后有襄阳!“古邓国遗址文化研讨会”在襄阳举行
2018-09-09《长江云》https://news.hbtv.com.cn/p/1599677.html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052e8672a59e9a24f1f9a12b0e20f32c.png长江云报道   9月8日上午,由襄樊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乡土艺术协会邓氏文化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古邓国遗址文化研讨会”在古城襄阳举行。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348028b41d2d9855c505f994be841e1f.png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c06a13d5652081c78ee95e25233fa1b5.png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49bb931176bd7436a8db8b67164f999d.png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姚伟均、襄阳市社科联副主席、湖北文理学院汉水与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叶植、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别以《古邓国历史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古邓国、楚邓县与邓姓》、《邓家好家风 福泽后来人》为题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6dd607ca524164f4d49b5f7b33c9a86f.png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6ef36e6fb2cc9580a6029daae4a1f862.png研讨会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对“邓城遗址”的保护,组织专家挖掘“邓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政府和民间力量携手,开发利用“古邓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古邓城”历史文化旅游区。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3fa790de461af29741ed5e889b17817e.png(说明:2018年卧马先生邓国历史文化研究受到楚文化研究专家重视,在襄阳举办先有邓城,后有襄阳!“古邓国遗址文化研讨会”研讨会上邓国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用卧马先生考古证明邓国包围早期的楚国研究资料图片做PPT专题介绍演讲用图)经过文物专家近五十年的考古发现,出土文物证明,邓国是一个包括今天襄阳北和谷城南部,地跨汉江纵横两百里地盘的诸侯大国。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89f694720103d41dff2c23d9bbc4b8f7.png古邓城位于今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是西周至春秋早期古邓国都城,楚、秦、汉邓县治所,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邓城县县城。大量文献和众多考古资料证实,古邓城距今有近3000年的建城历史,2800年的襄阳建城历史就是因邓城遗址而来,可以说古邓城就是襄阳城市的源头。https://img.cjyun.org/a/10008/201809/d2dd631740b3face1eb4c7cea0dc3732.png古邓城遗址遗留古迹丰富,留有烽火台、玉带井、九冢、宁国寺、城北山湾的古墓群,出土各种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上府簠”、“邓公乘鼎”和1976年出土的“吴王夫差剑”最为珍贵。1981年,古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晗 通讯员 邓腾 责任编辑 唐元)
关于邓国疆域历史的研究,荣幸受到邓州、襄阳两地专家学者的关注重视。盼望两地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厘清邓国的历史文化。



卧马先生 发表于 2023-6-3 18:32:33

重大发现: 襄阳市襄城区龙王镇凤凰咀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疑是古邓国邓城遗址 组图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6-3 18:39 编辑


重大发现: 襄阳市襄城区龙王镇凤凰咀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疑是古邓国邓城遗址 组图
2021-3-28《荆楚网》链接:https://bbs.cnhubei.com/thread-4794740-1-1.html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自2021年1月28日破译襄阳沈岗墓“鄾子鼎”铭文,发现鄾子国国君大墓、发现襄阳樊城西北的邓城遗址当是邓国子国鄾子国的鄾国都城,符合《太平寰宇记》卷145襄州邓城县“鄾城”条云:“即古鄾子之国。邓之南鄙”。《方舆纪要》卷79襄阳府襄阳县“邓城”条附“鄾城”引《寰宇记》云:“鄾城在邓城南八里”等历史记载的樊城、鄾城、邓国、谷国的地理位置一致相符。特别是研读写于元嘉十四年1584年前南北朝盛弘之《荆州记》所记载的:“樊城西北,有鄾城。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吾离之国,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邓城西百余里,有谷伯绥之国”后,综合不同历史记载分析研究认为,在襄阳、樊城、邓城遗址(鄾城)西北对应的地方,应该还有一座与《荆州记》记载的邓侯吾离之国的邓国都城?    没想到,两月之后的2021年3月28日,《中国新闻网》一篇“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发掘出一段古城墙和护城河”的报道印证我两月前的猜测,看后激动万分,实测北斗卫星地图,果然在盛弘之《荆州记》记载的樊城西北发现鄾城、在鄾城西北行十余里外的龙王镇凤凰咀发现当是邓侯吾离之国的古邓国邓都城遗址,更令我诧异的是,依此古邓城遗址西百余里正好对应的是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固封山谷伯赢绥之墓以西谷伯绥之国的谷国。https://img.bbs.cnhubei.com/forum/202103/28/155802qg1iriqrgrij5gbr.jpg襄阳市襄城区龙王镇发现古邓国都城遗址图https://img.bbs.cnhubei.com/forum/202103/28/155719eha5knnzervakbyz.jpg襄阳谷城古邓国鄾子国谷国都城遗址卫星图https://img.bbs.cnhubei.com/forum/202103/28/155613wcmkwjxgcgiam2m8.jpg2021年还原绘制“楚临国谷国阴国鄀国邓国申国鄾子国疆域示意图”    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前王、闫营两村的凤凰咀遗址,城址平面呈方形,面积14万平方米,加上外围附属聚落,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在如此规模的古城池遗址疑是古邓国都城遗址外,初测凤凰咀遗址发现地,与古城东南1974年在湖北襄阳县襄北山湾楚墓出土发现“邓公乘鼎”、“邓公牧簋”等邓国邓公之墓邓国王侯贵族墓的城池、墓地方位布局吻合相符。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记载吻合相符,应该不存在历史的巧合问题?那么多史学专家言之凿凿的明确记载一座座城池,不可能都全部都错?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考古发掘的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发掘出一段古城墙和护城河面积14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的古都城址之外,还出土了较多小型玉器、绿松石饰件等属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的大量陶器、石器和少量玉器。只有几厘米的小型玉器是没有玉器矿产资源的石家河玉器文化特色?这样的玉器文化是如何在石家河产生的?也是考古发掘以来一直令所有考古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在襄阳市发现与《荆州记》记载吻合对应的鄾子国鄾子城、古邓国邓城及谷国谷城,在古邓国遗址发现与石家河小型玉器相符玉器,印证古邓国、鄾子国与石家河的历史渊源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件。即古邓国是公元前704年楚武王举行沈鹿会盟的会盟国之一,古邓国遗址北境是独山玉矿古今闻名,邓国之地发现与石家河相关联的玉石文化,从一个侧面正好能够印证,石家河的一部分玉器来源于参加楚武王沈鹿会盟的古邓国。如果加以科学检测玉石材质,即可科学验证石家河玉器与凤凰咀玉器是否材质相同、验证谁才是玉器源头?    当然今天才发布的“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发掘出一段古城墙和护城河”的新闻所披露的考古、历史文化信息太少。在发掘古城墙、护城河古遗址内出土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铲、石斧、古陶器,不能证明古城一定就建于刀耕火种的新石器时代?古城池遗址是有可能建于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之上?所以襄阳凤凰咀古城遗址,到底是新石器时代的古城?还是距今5200年至4200年属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古城?还是与《荆州记》记载相符的3200多年前公元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的公元前1264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公元前678年被楚文王所灭,故址在今湖北襄阳所建立的古邓国都城遗址?如果”襄阳龙王镇凤凰咀古城遗址被最终论定为“邓侯吾离之国的古邓国古邓城”遗址的话?将彻底终结邓国、邓城遗址、鄾子国、鄾子城地望之争?    当然一切需要翔实科学的考古证据,一切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考古发掘和全面科学的研究论证。本文仅为个人最新研究发现,仅供湖北省武汉大学考古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博物馆、襄州区博物馆等凤凰咀遗址考古发掘单位的考古专家及邓国、鄾子国、谷国、楚国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参考。         2021年3月28日于湖北省老河口 卧马居
https://img.bbs.cnhubei.com/forum/202103/29/110222xt86jtqw8deq7egw.jpeg
   勘探研究结果显示,凤凰咀遗址主体位于一高出四周台地之上,台地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最长约700、南北最宽约45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城址位于台地中部高地,呈一不规则方形,城垣与城壕二者间距普遍在10-15米,以现存地表计算,城垣顶部与城壕底部高差可达7米以上,具有明显的防御工事性质。
附录: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发掘出一段古城墙和护城河      《中国新闻网》 2021-03-28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ul/2021/03-28/9441960.shtmlhttp://i2.chinanews.com/simg/ypt/2021/210328/132630340_zsite.jpg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掘出的古城墙竖截面 杨东 摄
  中新网襄阳3月28日电 (胡传林)经过7个多月的考古发掘,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发掘出一段古城墙和护城河,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少量玉器。http://i2.chinanews.com/simg/ypt/2021/210328/132630350_zsite.jpg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掘出的护城河一角 杨东 摄
http://i2.chinanews.com/simg/ypt/2021/210328/132630360_zsite.jpg
航拍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 杨东 摄
  武汉大学凤凰咀遗址考古队带队老师单思伟博士27日介绍,本次发掘解剖了一段南城墙和护城河,确认了城墙和护城河的存在、结构和城址的兴废年代。  凤凰咀遗址位于汉江中游,跨越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前王、闫营两村,城址平面呈方形,面积14万平方米,加上外围附属聚落,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根据对已出土的陶鼎、罐、杯、圈足盘、缸、鬶等文物分析,考古人员确定该遗址距今5200年至4200年,主体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http://i2.chinanews.com/simg/ypt/2021/210328/132630370_zsite.jpg
考古人员正在整理陶器碎片 杨东 摄
  为配合凤凰咀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公园建设,从2020年8月起,武汉大学考古系联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博物馆和襄州区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通过勘探判断,遗址中城墙周长大约1500米,残留高度两三米,宽20多米。毗邻古城墙的护城河也颇具规模,周长2000多米,宽20米至30米,深度有七八米。初步判断,城墙修筑年代为屈家岭文化早期,距今有5000多年。http://i2.chinanews.com/simg/ypt/2021/210328/132630380_zsite.jpg
凤凰咀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各种文物 杨东 摄
  “考古人员利用探方发掘法,目前已经发现一段宽约20米,高约1.4米的城墙竖截面,一小段护城河也露出端倪。”单思伟介绍,鉴于凤凰咀城址及周围附属聚落点密集,城内有大规模建筑遗存,尤其是高等级建筑居址,以及出土的较多小型玉器、绿松石饰件等,考古专家推测该城址等级较高。(完)
    参考:破译樊城沈岗墓鄾子鼎句鑃铭文发现邓城为鄾子国鄾城 解开三千年襄阳历史之谜系列          图文链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4782621-1-1.html

卧马先生 发表于 2023-6-3 18:41:14

2022-07-29 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建成投入使用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6-3 18:47 编辑

2022-07-29 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建成投入使用--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建成了 凤凰咀古城是否是古邓国古邓城的研究才刚刚开始2022-07-29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https://wlt.hubei.gov.cn/bmdt/xydt/202207/t20220729_4241413.shtml近日,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武汉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师生正式入驻凤凰咀考古工作站开展工作。凤凰咀遗址距今5200年至3900年,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是鄂西北地区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聚落遗址,也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城址,将襄阳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2019年10月被国务院纳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0月18日,“武汉大学襄阳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正式揭牌。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11月12日项目主体工程竣工。该项目是凤凰咀考古遗址公园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鄂西北目前规模最大的集科研、教学、展陈于一体的考古工作站。该站占地面积近10亩,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内设陈列展厅、文物修复室、标本室、实验室、图书室、档案室、研究室、学术交流中心等,形成了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全链条,并依托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揭示凤凰咀遗址的文化内涵,阐释遗址价值,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成果运用。下一步,襄州区将以凤凰咀遗址为核心,陆续启动凤凰咀遗址游客集散中心和生态停车场项目建设以及凤凰咀遗址博物馆建设,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将凤凰咀遗址打造成襄阳文旅、农旅融合新的增长点。(供稿:田辉、单思伟)https://wlt.hubei.gov.cn/bmdt/xydt/202207/W020220729566151148618.png西北至东南拍摄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全景 https://wlt.hubei.gov.cn/bmdt/xydt/202207/W020220729566165711564.png由西向东拍摄   凤凰咀遗址发掘现场照片

卧马先生 发表于 2023-6-5 21:28:04

甲骨文鄧(登)字解开襄阳凤凰嘴古城为邓国古邓城之谜组图


甲骨文鄧(登)字解开襄阳凤凰嘴古城为邓国古邓城之谜组图发现石家河文化源于凤凰咀古邓文化又一考古新证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自研究襄阳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嘴古城蛋壳黑陶杯三年来,一直不解凤凰嘴古城为何会选址和建在山水交叉地形非常复杂的台地之上问题?据凤凰嘴考古勘探研究结果显示,凤凰咀遗址主体位于一高出四周台地之上,台地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最长约700、南北最宽约45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城址位于台地中部高地,酷似古亞字形中间外凸的一不规则方形城池,城垣与城壕二者间距普遍在10-15米,以现存地表计算,城垣顶部与城壕底部高差可达7米以上,考古专家推测具有明显的防御工事性质。http://kaogu.cssn.cn/zwb/xccz/201909/W020190920606980652560.jpg
https://img.bbs.cnhubei.com/forum/202103/29/110222xt86jtqw8deq7egw.jpeg凤凰嘴古城遗址台地外形轮廓图    初步研究认为,凤凰嘴古城遗址,主体建在高出四周台地之上,台地呈不规则椭圆形,呈现出四周外围低中间高的古城整体、具有梯级逐级向上之势,防水抗洪作用之外有登高之意?发现在古邓国疆域内,古建专家利用自然高地或磊筑起黄土高台,建设出具有登高之意的古城建筑,符合鄧国、古登人兼具防洪御敌的邓国都城,构思巧妙独具匠心。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899f859032309f7e76fad1a420c0c39/080944950a7b02083c27d22c27d9f2d3562cc825.jpg?tbpicau=2023-06-04-05_9693cc8819c9de0794cd86537ff85496    最令考古人员不解的是,凤凰嘴古城四周环濠之内位于古城中心的T字形壕沟?凤凰嘴古城的城与池相连,符合古代城池建筑的城与池军事防御功能。古今建都建城都是国之大事,肯定会慎之又慎勘察设计,特别是古代风水盛行的时代不可能贸然而建?    分析,南襄盆地南沿的襄阳龙王镇凤凰嘴,最不缺的是一望无际一展平阳的平地,凤凰嘴古人为何舍弃平地,而把都城建在四面环水纵横交错的台地?如果完全为了防洪的话可以避开水源,建城于多水汇积饱受洪水冲击的高台不说,还把内城分成支离破碎的三地实在令人费解?不知其到底有啥特殊的寓意?    研究思考中,回想起破译沈岗墓“鄾子鼎”上的鄾字甲骨文的字形,与考古发掘的邓城城池轮廓高度吻合后?考虑龙王镇的凤凰嘴古城遗址,即符合《荆州记》记载疑是“古邓城遗址”,想起凤凰嘴古城会否与古邓国的鄧字有关?参看破译沈岗墓“鄾子鼎”中与鄾字铭文笔画外形与商周时期憂甲骨文轮廓相符几乎可以重叠,震惊发现鄾子鼎的鄾字甲骨文笔画,居然与考古发掘的樊城北“邓城遗址”轮廓重叠一致。http://image.uczzd.cn/2916391682016199955.jpg?id=0考古发掘的樊城“邓城遗址”轮廓https://img.bbs.cnhubei.com/forum/202101/28/233958y2dfndznndnut60d.jpg襄阳发掘“邓城遗址”长宽比例轮廓图与铭文憂字甲骨文对比图https://img.bbs.cnhubei.com/forum/202101/28/233834m35ccv638fnff6t9.jpg按照襄阳发掘“邓城遗址”长宽比例绘制图    沈岗墓鄾字鼎铭文和邓城遗址憂城外形轮廓惊人一致相符证据的发现,成为证明考古专家历来认定的襄阳樊城的邓国邓城遗址是邓子国鄾子国的鄾城考古铁证。如果找到凤凰嘴古城与“鄧”字相符的证据线索,就能够佐证凤凰嘴遗址为古邓城遗址?彻查研究古今登鄧邓字汉字演变?果然发现古是鄧本字的登字与凤凰嘴古城有一定的关系?http://imgs.dzmhw.cn/forum/202306/05/211424uvedb6x6.jpg/7    鄧的本字的是登,甲骨文的写法跟现在的登字差不多,上面是两个“止“(指脚)下面一个豆字。研究甲骨文的登字发现,两止一豆的结构将登字一分为三块组合,与凤凰嘴古城环濠之内被T字形壕沟分开的三块地基本相吻合?搜看《探索发现》“襄阳凤凰嘴古城发掘纪实”发现,古城台地发掘有多个房屋建筑基址(未查到凤凰嘴房屋建筑排列图),考虑凤凰嘴古城址如加上纵横排列的房屋建筑轮廓。估计就更像甲骨文登字笔画造型了?http://imgs.dzmhw.cn/forum/202306/05/211530wdd1rdd1.jpg/7    关于襄阳凤凰嘴古城台地《中国文物报》曾经发表过一张“襄阳凤凰嘴古城台地等高线图”,凤凰嘴古城遗址高台中心有一个外形轮廓酷似亞字笔画的凸起造型。看后激动不已,这凤凰嘴古城遗址高台中心外形轮廓酷似亞字笔画的凸起造型,几乎可以与古城轮廓重叠,不就是甲骨文青铜印铭文的古“登”字吗?    进一步研究发现,古邓国鄾子国人,有按照国名文字建都的智慧。南襄盆地古邓国域内的凤凰嘴古城遗址,高台四周酷似亞字笔画的凸起轮廓,充分印证建筑在高台之上具有登高之意、以甲骨文青铜铭文古“登”字笔画设计建造的凤凰嘴邓国古城遗址,当是古邓国之都的古邓城遗址。同时佐证樊城北十里之城为鄾子国都城鄾子城。终于解开襄阳两城地望之谜,解开令凤凰嘴古城遗址考古专家头痛的凤凰嘴古城遗址的历史源头和国属之谜。                                                         2023.6.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邓国历史解开襄阳凤凰咀新石器蛋壳黑陶杯考古之谜 图文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